体外诊断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包括:加载装置,用于在第一运动方向上移动加载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搅拌装置,用于在引导方向上移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并搅拌至少一个试管架;卸载装置,用于在第二运动方向上移动第二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取样装置,用于对所述搅拌装置上的至少一个试管架中的试管内生物液体进行取样;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所述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同时试管内的生物液体混合均匀,另外设置的加载转子可执行特定或紧急的分析,具有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专利说明】体外诊断分析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血的分析仪。
【背景技术】
[0002]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试剂、试剂产品、控制材料、设备或系统。
[0003]在专利文件FR2907905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分析装置,包括多个试管架、加载模块、搅拌模块、卸载模块和取样模块,加载模块包括一存储构件,用于将多个试管架进行水平定位,存储构件用于定位试管架的方式需要手动加载试管架,搅拌模块包括抽取构件、移动和倾斜构件,抽取构件用于在搅拌模块方向将试管架从加载模块的存储构件中抽取出来,移动和倾斜构件用于将试管架从加载模块的位置移置搅拌模块的位置,通过对加载模块、卸载模块以及搅拌模块进行这样的配置,具有结构复杂和制造成本高的缺陷,同时操作者需要执行繁琐的步骤,而且分析速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析速度快的体外诊断分析仪。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包括:
[0006]-加载装置,用于在第一运动方向上移动加载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
[0007]-搅拌装置,用于在引导方向上移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并搅拌至少一个试管架;
[0008]-卸载装置,用于在第二运动方向上移动第二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
[0009]-取样装置,用于对所述搅拌装置上的至少一个试管架中的试管内生物液体进行取样;
[0010]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所述第一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引导方向、第二运动方向形成呈U形的运动路径。
[00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加载装置包括:
[0013]-第一导轨,其平行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
[0014]-第一传送构件,其包括两条第一传送带,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均由第一驱动构件驱动。
[001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卸载装置包括:
[0016]-第二导轨,其平行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0017]-第二传送构件,其包括两条第二传送带,两条所述第二传送带均由第二驱动构件驱动。
[001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0019]-旋转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旋转;
[0020]-引导构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根据所述引导方向移动。
[002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旋转构件包括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滑轮以及驱动所述滑轮的第三驱动构件,所述支撑架套设在一枢轴上且可绕所述枢轴转动。
[002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引导构件包括第四导轨、位于所述第四导轨下方的环形带、用于驱动所述环形带的第四驱动构件,所述第四导轨上滑动安装有铁叉,所述铁叉与所述环形带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取样装置包括样品架、安装在所述样品架上的取样头以及与所述取样头连接的取样针,所述取样头通过一个第一移动构件和一个第二移动构件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
[002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还设有加载转子、与所述加载转子连接的第五驱动构件,所述加载转子的周面沿轴向开有插槽。
[002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还设有制备装置,包括:
[0026]-制备转子,其轴面沿圆周分布有多个制备试管;
[0027]-第六驱动构件,用于使所述制备转子旋转。
[002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制备试管沿垂直于所述制备转子的直径平面延伸。
[002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制备试管的底部截面呈弧形且凹面朝上。
[003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体外诊断分析仪进一步包括所述第六驱动构件可驱动所述制备转子在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转动。
[003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载装置、搅拌装置和卸载装置之间的布置,界定了试管架呈U形的运动路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同时试管内的生物液体混合均匀,另外设置的加载转子可执行特定或紧急的分析,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立体图;
[0035]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3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
[003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加载装置、卸载装置和处于垂直位置的搅拌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加载装置、卸载装置和处于倾斜位置的搅拌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加载装置、卸载装置和处于旋转状态的搅拌装置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004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加载装置的局部视图;
[004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加载装置的另一局部视图;
[00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0043]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加载装置、卸载装置和搅拌装置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0044]图12为图11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45]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4为图13中C的放大示意图;
[0047]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取样装置的取样头从试管架的试管中取样的位置;
[0048]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取样装置的取样头从加载转子的容器中取样的位置;
[0049]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取样装置的取样头将样本转移到制备转子的制备试管时的位置;
[0050]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取样装置的取样头将取样针在清洗槽清洗时的位置;
[0051]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制备转子的俯视图;
[0052]图20是图19的D-D向剖视图;
[0053]图21是图19的E-E向剖视图;
[0054]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解视图,展示了当制备转子通过小幅度往复运动加以驱动时制备试管内液体的运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55]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56]图1、图2、图3示出了用于体外诊断的分析仪2,尤其用于血液测试,例如全血系统测试。分析仪2包括一个底座4、一个安装于底座4上的可视化通信界面6和电子设备(图中未示出)。可视化通信界面6包括一个连接到个人电脑的触感屏幕8,该个人电脑经特殊处理用于记录,通过使用触感屏幕8,由操作者手动将测量数据的分析请求发送至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使用特殊算法处理这些数据,且向操作者提供可用结果。
[0057]如图1、图4和图8所示,分析仪2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试管架10,也称为容器或盒子,形状均为标准六面体,试管架10的上端设有多个呈圆筒状的插槽12,用于插入多个试管14,本实用新型优选每个试管架10上插有5个试管14,但并不局限于5个,也可以少于或多于5个,试管14用以装有待分析的生物液体样本,例如血液样本,试管14的上端配备有封堵元件16,避免生物液体样品的污染和泄露,试管架10的底端设有一个凹槽18。每个试管架10还设有多个第一窗口 20和第二窗口 22,第一窗口 20用于读取试管14上带有的识别码的光学读数,第二窗口 22用于观测试管内接收的生物液体样本。
[0058]如图5、图10、图11所示,分析仪2还包括一个加载装置24和一个卸载装置26。加载装置24用于在第一运动方向Dl上移动加载位置Pl和第一位置P2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卸载装置26用于在第二运动方向D2上移动第二位置P3和卸载位置P4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同时,第一运动方向Dl平行于第二运动方向D2,第一运动方向Dl与第二运动方向D2在同一水平面上,试管架10垂直于第一运动方向Dl和第二运动方向D2移动。优选加载位置Pl和卸载位置P4分别设置在加载装置24和卸载装置26的一端,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分别设置在加载装置24和卸载装置26的另一端。
[0059]具体的,加载装置24包括第一导轨28和第一传送构件30。第一导轨28平行于第一运动方向D1,且第一导轨28截面显示了一个楔形榫头,其用于配合试管架10的凹槽18,以便当试管架10在加载位置Pl和第一位置P2之间移动时引导试管架10。第一传送构件30包括两条第一传送带32,每条第一传送带32配有多个驱动指33,如图9所示,其用于配合试管架10的底部,以便在平移过程中,驱动加载位置Pl和第一位置P2之间的试管架10,两条第一传送带32均由安装在底座4上的第一驱动构件34驱动,第一驱动构件34为电机,如图11所示。
[0060]具体的,卸载装置26包括第二导轨36和第二传送构件38。第二导轨36平行于第二运动方向D2,且第二导轨36截面显示了一个楔形榫头,其用于配合试管架10的凹槽18,以便当试管架10在第二位置P3和卸载位置P4之间移动时引导试管架10。第二传送构件38包括两条第二传送带40,每条第二传送带40配有多个驱动销(图中未示出),两条第二传送带40均由安装在底座4上的第二驱动构件42驱动,第二驱动构件42为电机,如图11所
/Jn ο
[0061]如图5、图6、图7所示,分析仪2还包括一个搅拌装置44,用于在引导方向D3上移动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并搅拌至少一个试管架10,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分别对应搅拌装置44内外试管架10的插入位置和取出位置,引导方向D3垂直于第一运动方向Dl和第二运动方向D2。具体的,搅拌装置44包括旋转构件46和引导构件48。旋转构件46,用于驱动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旋转;引导构件48,用于引导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根据引导方向D3平移。
[0062]更具体的,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旋转构件46包括支撑架50、与支撑架50连接的滑轮52以及驱动滑轮52的第三驱动构件54,第三驱动构件54为步进电机,滑轮52与第三驱动构件54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环形带56,该环形带56优选为锯齿状环形带,可耦合至滑轮52,滑轮52在旋转中保持与支撑架50同步,支撑架50套设在一枢轴58上且可绕枢轴58转动,枢轴58安装在底座4上。支撑架50可带动由加载装置24加载至其内的试管架10在垂直位置(见图5)和倾斜位置(见图6)之间旋转,当支撑架50位于垂直位置时,试管架10内的试管14朝向上方,当支撑架50处于倾斜位置时,试管架10内的试管14朝向下方,绕枢轴58旋转的角度为0-160°,进一步优选旋转的角度为0-120°,同时可设置摇动频率,使支撑架50每分钟绕枢轴58至少摇动12下,通过摇动使得试管架10接收的试管14内的生物液体样本达到最佳的混合。支撑架50包括侧板60、沿侧板60的顶端水平延伸的支板62以及与侧板60连接的底板64,枢轴58穿过底板64,侧板60用于配合试管架10的侧壁,支板62用于配合试管架10的封堵元件16,底板64用于配合试管架10的底端,同时,底板64的顶端与侧板60的底端之间具有空隙66。
[0063]更具体的,弓丨导构件48包括安装在底座4上的第四导轨68、位于第四导轨68下方的环形带70、用于驱动环形带70的第四驱动构件72,优选环形带70为锯齿状环形带,第四驱动构件72为电机,其输出轴配有一个齿轮,用于配合环形带70,第四导轨68上滑动安装有铁叉74,铁叉74与环形带70连接。该铁叉74包括支座76、安装在支座76上的两个夹持臂78,夹持臂78呈C形,两个夹持臂78各自分开一定距离,该距离与试管架10的长度相一致,两个夹持臂78穿过支撑架50的空隙66且搭接在底板64上,试管架10的底端位于两个夹持臂78之间,两个夹持臂78可带动试管架10沿引导方向D3平移,试管架10在平移过程中始终垂直于引导方向D3。
[0064]本实用新型优选铁叉74配备有光学感应构件,用于感应支撑架内的试管架10的插入,且光学感应构件与一控制构件连接,用于在光学感应构件检测到试管架10插入到支撑架50内后,发送信号给第三驱动构件54,使支撑架50绕枢轴58旋转。
[0065]如图10所示,加载装置24、搅拌装置44和卸载装置26为试管架10限定了一条水平且呈U形的运动路径。加载装置24和卸载装置26的此种配置确保了分析仪2内外的试管架10的自动加载和卸载。
[0066]如图15-图18所示,分析仪2还包括一个取样装置80,用于从固定在取样位置处的试管中进行生物液体取样,取样位置位于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之间。取样装置80包括样品架82、取样头84、与取样头84连接的取样针86,该取样针86具有一个尖端,可穿过支撑架50的支板62刺透每个试管架10接收的试管14上端的封堵元件16。该取样装置80还包括第一移动构件88和第二移动构件90。第一移动构件88,用于在平移过程中,沿着水平且垂直于引导方向D3的方向移动取样头84 ;第二移动构件90,用于沿着垂直方向移动取样头84。
[0067]如图18所示,第一移动构件88包括:
[0068]-导轨92,安装于底座4上且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引导方向D3,样品架82滑动安装于导轨92上;
[0069]-环形带94,优选为锯齿状环形带,与样品架82相连,用于使样品架82沿导轨92
滑动;
[0070]-驱动构件96,优选为电机,该驱动构件96的输出轴带有一个齿轮,优选为锯齿状齿轮,用于驱动环形带94。
[0071]如图17所示,第二移动构件90包括:
[0072]-导轨98,其安装于样品架82上,且沿垂直方向延伸,取样头84滑动安装于导轨98上;
[0073]-环形带100,优选为锯齿状环形带,与取样头84相连,用于使取样头84沿导轨98
滑动;
[0074]-驱动构件102,优选为电机,其输出轴连接有呈锯齿状的齿轮,用于驱动环形带100。
[0075]如图18所示,取样装置80还包括清洗槽104,用于接收和清洗取样头84的取样针86。取样装置80还含有液位传感构件,该液位传感构件的设置,首先可避免取样针86经常浸入试管14底部,避免取样针86受到腐蚀;其次,可以准确地把试管14内的生物液体吸取到分析管中。该液位传感构件包括传感系统,如电容传感系统。
[0076]如图15、图16所示,分析仪2还包括安装在加载装置24和卸载装置26之间的加载转子106,加载转子106与第五驱动构件108连接。加载转子106的周面沿轴向开有多个插槽110,用于接收装有待分析生物液体样本或试剂的容器112,同时容器112可轻易地从插槽110内取出。多个插槽110中的至少两个插槽具有不同尺寸,便于把不同尺寸的容器112安装在加载转子106上。第五驱动构件108优选为步进电机,如图11所示,其旋转轴垂直连接加载转子106。
[0077]如图16所示,容器112可在任意时间内手动加载到加载转子106上,取样装置80的取样头84可对加载转子106接收的容器112中的样本和试剂进行取样。
[0078]如图17、图18所示,分析仪2还设有制备装置114,该制备装置114包括:
[0079]-制备转子116,其轴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制备试管118;
[0080]-第六驱动构件120,用于使制备转子116旋转。
[0081]如图17所示,取样装置80通过使用取样头84为制备试管118提供生物液体样本或试剂。优选的,为制 备试管118提供生物液体样本或试剂时的取样头84的位置与其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对齐,即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工作位置为从加载转子106中接收的容器112中提取液体样本时,第二工作位置是当清洗取样针86时。
[0082]如图19、图20、图21所示,制备试管118沿垂直于制备转子116的直径平面延伸,制备试管118的底部截面呈弧形且凹面朝上,制备试管118的两端截面呈弧形。
[0083]本实用新型优选第六驱动构件120为步进电机,用于使制备转子116在第一方向SI和与第一方向SI相反的第二方向S2交替旋转,如图22所示,其振荡频率与制备试管118中生物液体的固有振荡频率保持一致。同时,制备试管118的侧壁应足够高,避免在振荡时溢出液体。制备试管118内部液体运动、制备转子116上制备试管118的布置以及制备试管118的形状,确保这些液体能够充分混合,实现均匀混合。
[0084]为了将制备试管118的温度控制在指定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优选制备装置114还包括调节构件,该调节构件包括安装在制备转子116下方的导热金属板以及用于对导热金属板进行加热的加热构件。
[0085]制备转子116是透明的,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如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便于对制备转子116的物质进行各种测量,例如光度测量。因此,优选分析仪2还包括安装在制备转子116周围的至少一个测量站,例如光度测量杆,用于测量待分析样本的血红蛋白水平,甚至是样本中的二聚物比例及C反应蛋白。
[0086]分析仪2还包括分光光度阅读装置、荧光阅读装置、发光阅读装置及安装在第二圆盘体周围的凝结物测量装置。
[0087]如图3所示,分析仪2还包括细胞计数测量头122,可对与血细胞计数有关的所有血液系统进行准确测量。
[0088]进一步,分析仪2还包括设在加载装置24和卸载装置26下方的扁形容器124,其含有充当液体系统的稀释用等张液。优选该扁形容器124具备橡皮塞,可在路线末端通过合适的刺穿装置自动穿刺,其不仅可以为分析仪2提供液体系统,还允许把该液体系统置于户外。更进一步,可以使用已知设备对该液体系统进行加热。
[008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90]含有待分析生物液体样本的试管14插入试管架10的插槽12内,手动或自动加载试管架10到加载装置24中,第一驱动构件34启动,通过第一传送带32上的驱动指33使试管架10沿第一导轨28移动到支撑架50内,铁叉74上的光电感应构件感应到支撑架50内存在试管架10时,发送信号给通过第三驱动构件54,使支撑架50绕枢轴58旋转,带动试管架10的试管14内生物液体样本的搅动。在搅动后,第四驱动构件72启动,通过环形带70带动铁叉74的两个夹持臂78运动,从而把试管架10移至取样位置,接着,启动第一移动构件88和第二移动构件90,移动取样装置80的取样头84,以便让取样针86在取样位置从试管架10的试管14中的预定容量的待分析生物液体样本引入到制备转子116的制备试管118中。然后,把从扁形容器124中抽取的系统液体,通过合适的动力杆引入到制备试管118中,以便生产用于分析的生物液体的初始稀释液。当固定在取样位置的试管架10上的各种试管14所含样本已经完成取样分析,试管架10会通过夹持臂78移动至第二中间位置P3,卸载装置26启用,第二驱动构件42带动第二传送带40运动,将试管架10移至卸载位置P4进行卸载。然而,如有必要,可通过倒转第二驱动构件42和第四驱动构件72的运行方向,把试管架10移回到取样位置。
[0091]当有需要时,制备试管118内获得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取样针86提取出来,然后分布到空的制备试管118中,例如进行二次稀释。当稀释完成后,旋转制备转子116,以将含有用于分析的混合物的制备试管118放置在与溶解试剂配药站相关的位置,以便获得即用试齐U,用于血液测量。
[0092]根据在取样位置处的试管架10中所接收的另一试管14的分析情况,对有问题的样本可采用不同的措施,若不同的制备试管118无法移动时,则采用合适的清洗装置进行冲洗;或其为一次性消耗品,可以用其他制备试管代替。
[0093]此外,可在加载转子106上放置含有待分析的生物液体样本或特殊试剂的容器112,便于分析仪2执行特定或紧急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加载转子106以106下列方式转动,即将容器112放在预设位置上,如图16所示,驱动取样头84的取样针86对容器112中含有的液体进行取样,且将该液体随后放入制备转子116的制备试管118中。
[0094]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载装置(24),用于在第一运动方向(Dl)上移动加载位置(Pl)和第一位置(P2)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 -搅拌装置(44),用于在引导方向(D3)上移动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并搅拌至少一个试管架(10); -卸载装置(26),用于在第二运动方向(D2)上移动第二位置(P3)和卸载位置(P4)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 -取样装置(80),用于对所述搅拌装置(44)上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中的试管(14)内生物液体进行取样; 所述第一运动方向(Dl)平行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D2),所述第一运动方向(Dl)与所述第二运动方向(D2)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D1)、引导方向(D3)、第二运动方向(D2)形成呈U形的运动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24)包括: -第一导轨(28),其平行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Dl); -第一传送构件(30),其包括两条第一传送带(32),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32)均由第一驱动构件(34)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装置(26)包括: -第二导轨(36),其平行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Dl); -第二传送构件(38),其包括两条第二传送带(40),两条所述第二传送带(40)均由第二驱动构件(42)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4)包括: -旋转构件(4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旋转; -引导构件(48),用于引导所述第一位置(P2)和第二位置(P3)之间的至少一个试管架(10)根据所述引导方向(D3)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构件(46)包括支撑架(50 )、与所述支撑架(50 )连接的滑轮(52 )以及驱动所述滑轮(52 )的第三驱动构件(54 ),所述支撑架(50 )套设在一枢轴(58 )上且可绕所述枢轴(58 )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构件(48)包括第四导轨(68)、位于所述第四导轨(68)下方的环形带(70)、用于驱动所述环形带(70)的第四驱动构件(72),所述第四导轨(68)上滑动安装有铁叉(74),所述铁叉(74)与所述环形带(7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80)包括样品架(82)、安装在所述样品架(82)上的取样头(84)以及与所述取样头(84)连接的取样针(86),所述取样头(84)通过一个第一移动构件(88)和一个第二移动构件(90)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加载转子(106)、与所述加载转子(106)连接的第五驱动构件(108),所述加载转子(106)的周面沿轴向开有插槽(1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制备装置(114),包括: -制备转子(116),其轴面沿圆周分布有多个制备试管(118); -第六驱动构件(120),用于使所述制备转子(116)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试管(118)沿垂直于所述制备转子(I 16)的直径平面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试管(118)的底部截面呈弧形且凹面朝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体外诊断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驱动构件(120)可驱动所述制备转子(116)在第一方向(SI)和与所述第一方向(SI)相反的第二方向(S2)上转 动。
【文档编号】G01N35/02GK203745476SQ201320874839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田军, 简·爱德华·罗伯特, 菲利普·戴尔, 吴乐斌, 雷蒙·马丁, 阿兰·米歇尔·卢梭 申请人:苏州奥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