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信号强度变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信号强度变化检测装置。装置由可变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定时器U1、发光二极管D1、肖特基二极管D2和电池BT1组成。可变电感L1的与电容C1、电池BT1相连;三极管Q1与电容C1、电阻R1相连;三极管Q1与电阻R1、电池BT1相连;定时器U1的引脚连接电池BT1、三极管Q1、电阻R2、电容C3、电阻R3和电容C2;电容C2连接电池BT1;电容C3连接发光二极管D1和肖特基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1连接电池BT1;肖特基二极管D2连接电池BT1的负极。本实用新型器件少、成本低、灵敏度高、阈值可调节。
【专利说明】一种电磁信号强度变化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检测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磁信号强度变化检测装置。【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移动电话等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及电子产品的普及,电磁信号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据报道,超标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一是由于电磁波的热效应,当吸收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出现高温生理反应,导致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等病变;二是电磁波的非热效应,当电磁波长时间作用于人体时,人体温度没有明显提高,但是会出现如心率、血压等的改变,失眠、健忘、脱发等生理反应。而电磁信号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人们无法直观去感受,电磁信号检测仪器成为人们了解周围环境电磁波强度的一种常用手段。如专利号为ZL200520046082. X的专利申请的一种磁场强度检测仪,仪器包含磁场收集铁芯、装设在磁场收集铁芯中的传感器、检测电路以及与检测电路连接的表头,磁场收集铁芯的中部断开,形成一空腔,在该空腔中设置绕有线圈的转子,转子上设有碳刷装置,转子绕组通过碳刷装置引出,与检测电路连接。转子在工作时由驱动机械带动转动,转子绕组切割铁芯收集到的磁力线,产生交流电信号,该信号经检测电路处理后在表头上显示;专利号为ZL201120482590. 8的专利公开的电磁场强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将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电信号的信号检测电路、放大电路和显示装置。以上装置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信号强度变化检测装置,可克服目前电磁信号强度检测装置存在的功耗大、结构复杂等问题,具有功耗低、结构简单、参数可调等优点。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置由可变电感LI、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l、定时器Ul、发光二极管Dl、肖特基二极管D2和电池BTl组成。
[0005]所述的可变电感LI的一端连接电容Cl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池BTl的负极;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电容Cl的正极和电阻Rl的一端;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发射极连接电池BTl的负极;定时器Ul的引脚I连接电池BTl的负极,定时器Ul的引脚2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2的一端,定时器Ul的引脚3连接电容C3的正极,定时器Ul的引脚4和定时器Ul的引脚8连接电池BTl的正极,定时器Ul的引脚6和定时器Ul的引脚7相连同时连接电阻R3和电容C2的一端,定时器Ul的引脚5悬空;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BTl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同时连接电池BTl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和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池BTl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0006]所述的可变电感LI的电感量最大为20mH,电阻Rl的阻值为100ΚΩ,电阻R2的阻值为3. 9ΚΩ,电阻R3的阻值为1ΜΩ,电容Cl和C2的容量都为IOOnF,电容C3的容量为220μΡ,定时器Ul采用TS555CN,三极管Ql采用BC547的NPN三极管,肖特基二极管D2采用1Ν5819,电池BTl采用I. 5V的干电池。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器件少、成本低、灵敏度高、阈值可调节。成果可用于监测检测磁信号强度突然增强的异常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0]图I中,LI为可变电感;C1、C2、C3为电容;R1、R2、R3为电阻;Q1为NPN三极管BC547 ;U1为低功率单CMOS定时器TS555CN ;D1为发光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1N5819 ;BTl为I. 5V电池。
[0011]可变电感LI的一端连接电容Cl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0012]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电容Cl的正极和电阻Rl的一端;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发射极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0013]定时器Ul的引脚I连接电池BTl的负极,引脚2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2的一端,引脚3连接电容C3的正极,引脚4和8连接电池BTl的正极,引脚6和7相连同时连接电阻R3和电容C2的一端,引脚5悬空。
[0014]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0015]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同时连接电池BTl的正极。
[0016]电容C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和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
[0017]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池BTl的正极。
[0018]肖特基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0019]应用时,通过调节可变电感LI使得发光二极管Dl从发光到不发光,此时得到的电感量对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阈值,当周围环境的电磁信号强度增强时,发光二极管Dl两端的电压增大从而使其发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信号强度变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可变电感LI、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阻Rl、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I、定时器Ul、发光二极管DI、肖特基二极管D2和电池BTl组成,其中: 可变电感LI的一端连接电容Cl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电容Cl的正极和电阻Rl的一端;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发射极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定时器Ul的引脚I连接电池BTl的负极,定时器Ul的引脚2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2的一端,定时器UI的引脚3连接电容C3的正极,定时器UI的引脚4和定时器Ul的引脚8连接电池BTl的正极,定时器Ul的引脚6和定时器Ul的引脚7相连同时连接电阻R3和电容C2的一端,定时器Ul的引脚5悬空; 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同时连接电池BTl的正极; 电容C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和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 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池BTl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池BTl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磁信号强度变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变电感LI的电感量最大为20mH,电阻Rl的阻值为IOOK Ω,电阻R2的阻值为3. 9ΚΩ,电阻R3的阻值为IM Ω,电容Cl和C2的容量都为IOOnF,电容C3的容量为220μΡ,定时器Ul采用TS555CN,三极管Ql采用BC547的NPN三极管,肖特基二极管D2采用1Ν5819,电池BTl采用I. 5V的干电池。
【文档编号】G01R29/08GK203376405SQ201320456830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施文灶, 王平, 黄晞 申请人:福建师范大学